薄壁鋼管離心混凝土管樁研發(fā)成功
中國二十冶結合上海寶鋼沿海軟土淤泥地基的狀況,為提供足夠的承載能力并控制廠房和設備基礎的沉降差異,保證工程質量并進一步降低建設成本,組織技術人員自主研發(fā)超深樁基新型樁材。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反復實驗,TSC新型薄壁鋼管混凝土管樁研制成功,它以包在混凝土外截面較大的鋼管,取代PHC樁設于混凝土內截面很小的高強度鋼筋,在滿足與地基條件相匹配的承載力要求前提下,盡量加大混凝土的截面,以提高樁的承載力和抗擊打能力,盡量減小鋼管壁的厚度,從而降低樁基造價。這種新型管樁集鋼管樁、鋼管混凝土樁、離心混凝土管樁及離心鋼纖維混凝土管樁的優(yōu)點于一身,具有抗錘擊能力強、穿透力高、沉樁速度快、耐久性能好、成樁質量優(yōu)、材料成本低等特點。
專家在對新型樁材高應變監(jiān)測、靜載荷試驗、樁材抗彎試驗、樁材短柱抗壓試驗及樁芯混凝土與鋼管粘接等試驗后,取得了詳實的階段研究成果。通過在小范圍試打后,開始在寶鋼1880熱軋和四連鑄等寶鋼“十一五”規(guī)劃重大項目中應用。平均錘擊數1000~1200擊,能順利穿透地基較厚硬夾層,打入容易度遠優(yōu)于PHC管樁,極大地降低了噪聲污染,相對保護了環(huán)境。檢測數據顯示,樁到位率、破損率和斷樁率等指標均優(yōu)于傳統(tǒng)樁型,斷樁率和樁頭破碎率為零,所打入的工程樁絕大多數為一類樁,未出現三、四類樁,這在樁基基礎施工中是前所未有的,其成功率遠高于鋼管樁。
TSC管樁在我國是首次應用,填補了此項施工技術領域的空白,它不僅解決了在復雜地質條件下,斷樁和樁頭破碎等施工難題,提升了國內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水平,用TSC管樁替代鋼管樁和鋼管混凝土樁,每根樁還可降低成本1萬多元,僅寶鋼1880熱軋、四連鑄等3項工程使用該產品后就節(jié)省工程投資9753萬元,實現了寶鋼工程建設質量目標不斷提高和建設投資不斷降低的目標。
新產品在規(guī)格和構造設計上,充分利用PHC樁混凝土成型工藝,不需要增添新的設備和投資,任何具有一定規(guī)模的PHC管樁生產廠,在原有生產工藝的基礎上稍加改動就可進行生產。與PHC樁生產工藝相比,工藝簡單,工序減少,生產效率提高,便于向沿海地區(qū)大范圍推廣使用,為國家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提供了可能性,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。
(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)
編輯:
監(jiān)督:0571-85871513
投稿:news@ccement.com